top of page
Search

26/4/2025 孤苦還是蒙愛

  • cytcinfo
  • 3 days ago
  • 2 min read

孤苦還是蒙愛


最近我認識一個疏於照顧子女的破碎家庭,這個家遇上一位救星,就是有愛心的親友把孤兒搬到她家裏住,她用了很多時間去彌補疏忽父母的責任,後者是酗酒難賭,摧殘了孩子童年的幸福。

那個被照顧的可憐孤兒後來告訴這親友:「如果你死去,我也想死去。」

沒有責任感的父母就好像眼瞎一樣,看不見孩子的痛苦,看不見親人的辛勞,更看不見自己的罪過。


可能很多人憤憤不平,甚至覺得這些父母應該嚴懲猛打,然而從孩子的角度,他們不是要得會一個被制裁和懲罰了的父母,他們是要一個痛改前非,願意再愛自己的父母。

這就是信仰的道理,二千年前耶穌來這個世界不是要審判人的罪惡,而是要人心改變,放下自私和被察亮自己的眼睛再看見一個光明的道路,不需要在黑暗行走。

有一個傳道人說得好:「地獄是神預備給魔鬼的,只要世人信耶穌是救主,每一個人都不需要進入地獄。」


人的最佳反應是把自己改變不到的家庭交出來,祈求神出手。

我很喜歡這首Look At The World 其中有幾句歌詞:

Every good gift, all that we need and cherish

Comes from the lord in token of his love

We are his hands, stewards of all his bounty

中文意思是:

「每一份好禮物,都是我們需要和珍惜的,來自主以示祂的愛, 我們是祂的手,是所有恩惠的管家。」

現在出發去屯門與家長們分享親子關係。


好友

余德淳

二O二五年四月二十六日(星期六)



 
 

Recent Posts

See All
28/4/2025 趁有光還是仍拖延

【 趁有光還是仍拖延 】 早上把握時間寫這篇日記,早晨的思路比其他時間大約快三倍,尤其是運用反省去構思文章。 每季我都統計家長演講會中被提問的最熱門問題,我發現原來是「怎樣使子女戒除拖延習慣?」 今天日記特別製作一個給家長心理填充式筆記來考驗孩子的了解拖延是否已到迷途的程度...

 
 
27/4/2025 目的還是過程

【 目的還是過程 】 最近在一個佈道會中擔任講者,我提出信仰的「苦變回甜」與「家庭破鏡重圓」是相關的。 在聖經中拿俄米的故事值得我們牢記,她從伯利恒隨丈夫和兩個兒子遷往摩押地,後來丈夫和兩個兒子都相繼去世,真正又窮又孤單!...

 
 
25/4/2025 愁緒還是笑容

【 愁緒還是笑容 】 生活壓力很易失去了心理平衡,主要情況是不快樂的時間遠遠超過快樂時間。 我任教了情緒管理很多年了,很多學生喜歡聽我的授課,更喜歡看我的笑容,他們常常問我:「你是否每天都很快樂。」 我也很坦白回答,我也有很多困難的事情,例如我要幫助的事工實在太多,有時會記...

 
 

© 2024 余德淳訓練機構 Charles Yu Training Company Limited 

bottom of page